忽惊南郊信,半夜雪中来
出处:《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 其一》
宋 · 梅尧臣
忽惊南郊信,半夜雪中来。
遂哭寝门外,始嗟梁木摧。
文章千古盛,风韵故人哀。
忆昨临湍水,宁知隔夜台。
遂哭寝门外,始嗟梁木摧。
文章千古盛,风韵故人哀。
忆昨临湍水,宁知隔夜台。
注释
忽惊:突然惊觉。南郊:城南郊外。
信:消息。
半夜:深夜。
雪中来:在雪中到来。
遂:于是。
寝门:卧室门口。
梁木:支撑屋顶的木材。
摧:毁坏。
文章:指诗文。
千古盛:千百年来繁盛。
风韵:风采、韵味。
故人:旧友、亡故之人。
忆昨:回忆昨天。
临湍水:面对湍急的溪流。
宁知:岂料、想不到。
隔夜台:隔世、生死之隔。
翻译
忽然听到南郊传来的消息,半夜时分大雪纷飞而至。于是我在门外哭泣,感叹那支撑屋梁的树木已被摧毁。
诗文千百年来一直兴盛,但如今故人的风采已成哀歌。
回想起昨日还在湍急的溪水边,怎料一夜之间人事已非,阴阳相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悼念友人谢紫微而作的挽词之一。首句“忽惊南郊信”,表达了对友人突然离世的震惊和意外,透露出深深的悲痛。次句“半夜雪中来”则以雪夜之景渲染出凄凉氛围,暗示友人的去世如同冬夜的严寒,令人悲从中来。
“遂哭寝门外”直接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哀痛,无法抑制地在门外哭泣,显示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始嗟梁木摧”用了比喻,梁木象征着友人的身体或生命,这里寓指友人的离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逝去的哀叹。
接下来,“文章千古盛”是对友人生前才华的赞美,称颂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将永载史册。“风韵故人哀”则是对友人风度品格的追忆,感叹他的风范和遗韵让人感伤不已。
最后两句“忆昨临湍水,宁知隔夜台”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湍水可能是指他们曾一同游历的地方,而“隔夜台”则象征着阴阳两隔,诗人感叹命运无常,昨日还在共游,今夕却已天人永隔。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描绘场景和运用比喻,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