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洞天侣,采此露下英
出处:《戊辰归来》
明 · 黄淳
归来多秋雨,竹云屯不晴。
空斋坐中夕,蟋蟀周檐鸣。
何以觉家好,布衾寒梦清。
文章千年事,谁更为时名。
离别无远近,不见总劳情。
安得洞天侣,采此露下英。
空斋坐中夕,蟋蟀周檐鸣。
何以觉家好,布衾寒梦清。
文章千年事,谁更为时名。
离别无远近,不见总劳情。
安得洞天侣,采此露下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家后所感受到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未来的思考。首句“归来多秋雨”点明了季节和环境,秋雨绵绵,渲染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竹云屯不晴”一句,将竹林比作堆积的云朵,形象地表现了雨后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
“空斋坐中夕,蟋蟀周檐鸣”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只有蟋蟀在屋檐下发出的声响打破了这份宁静,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诗人通过“空斋”、“中夕”、“蟋蟀鸣”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意境。
“何以觉家好,布衾寒梦清”表达了诗人对家庭温暖的怀念。即使是在寒冷的夜晚,被子也显得温暖,梦境也异常清晰,这或许是因为对家的思念使然。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外界的寒冷与内心的温暖进行对比,突出了家的温馨与重要性。
“文章千年事,谁更为时名”则转向对个人价值和历史的思考。诗人认为文章是永恒的主题,但谁又能为这个时代留下真正的名声呢?这句表达了对个人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
“离别无远近,不见总劳情”强调了离别的痛苦,无论距离远近,不能相见都会让人感到心绪不宁。这句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连结,即使物理距离可以拉远,心灵的距离却难以逾越。
最后,“安得洞天侣,采此露下英”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这里的“洞天侣”象征着理想中的知音,他们能够一起探索人生的奥秘,分享生活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友情、个人价值以及时代变迁的感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