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草没车马迹,邻父虽过不争席
出处:《董村小隐歌》
明 · 王世贞
丈人卜筑董家村,村中风物宛可论。
董家犹称孝子里,丈人别作素侯门。
门前草没车马迹,邻父虽过不争席。
数枝慈竹溪上青,二月墙头杏花白。
蚕子欲帖千芳齐,习习春风生杖藜。
人如畏垒无惊辙,业学尸乡不养鸡。
有田七百但种秫,酿得新醪如刺蜜。
谷在何须用虎防,杏成任自从人乞。
有子策奏天人奇,回头却笑昌黎诗。
男儿遇酒即快饮,人不识,安用天公知。
董家犹称孝子里,丈人别作素侯门。
门前草没车马迹,邻父虽过不争席。
数枝慈竹溪上青,二月墙头杏花白。
蚕子欲帖千芳齐,习习春风生杖藜。
人如畏垒无惊辙,业学尸乡不养鸡。
有田七百但种秫,酿得新醪如刺蜜。
谷在何须用虎防,杏成任自从人乞。
有子策奏天人奇,回头却笑昌黎诗。
男儿遇酒即快饮,人不识,安用天公知。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董村小隐歌》描绘了一幅宁静淳朴的乡村生活图景。首句“丈人卜筑董家村”点出主人公在董家村隐居,接下来通过“董家犹称孝子里,丈人别作素侯门”赞美了村里的淳厚风俗和主人的高尚品格。诗人以“门前草没车马迹,邻父虽过不争席”描绘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生活的简静。
“数枝慈竹溪上青,二月墙头杏花白”两句则运用自然景象,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人以农事活动“蚕子欲帖千芳齐”象征丰收的希望,春风杖藜的画面则寓含了闲适的生活态度。“人如畏垒无惊辙,业学尸乡不养鸡”表达了对淳朴生活的坚守和对纷扰世事的超脱。
“有田七百但种秫,酿得新醪如刺蜜”写出了主人的自给自足和酿酒的乐趣,而“谷在何须用虎防,杏成任自从人乞”则体现了他的慷慨和无私。最后,“有子策奏天人奇,回头却笑昌黎诗”是对儿子才智的夸赞,同时以“男儿遇酒即快饮,人不识,安用天公知”表达出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评价的淡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董村的田园风光和隐士生活,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人情世故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