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门日落归犹未,要听山僧月下敲
出处:《春过亨上人院四首》
明 · 石宝
近水疏藤换古稍,傍墙高柳出新巢。
蓬门日落归犹未,要听山僧月下敲。
蓬门日落归犹未,要听山僧月下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傍晚时分,亨上人院内的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交融。
首句“近水疏藤换古稍”,描绘了水边稀疏的藤蔓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与古老的树梢进行着无声的交流,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里的“稍”字,既指树梢,也暗含岁月更迭之意,增添了时间感和历史感。
次句“傍墙高柳出新巢”,则将视角转向院墙旁的高大柳树,新筑的鸟巢在枝头若隐若现,预示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柳树的高大与新巢的娇小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也暗示了新生与成长的主题。
“蓬门日落归犹未”,描绘了夕阳西下,院门尚未关闭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人物的期待或等待,为画面增添了一层情感色彩。
最后一句“要听山僧月下敲”,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在月光的照耀下,山僧轻敲木鱼的声音悠扬传来,不仅为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份禅意,也表达了对内心平静与精神追求的向往。这一句通过声音的描绘,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傍晚时分亨上人院内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以及其中蕴含的哲思与情感,是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