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起庭户,破壁春雷轰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往年在南都,閒閒主文衡。
九日登吹台,追随尽名卿。
酒酣公赋诗,挥洒笔不停。
蛟龙起庭户,破壁春雷轰。
堂堂髯御史,痛饮益精明。
亦有李与王,玉树含秋清。
我时最后来,四座颇为倾。
今朝念存没,壮心徒自惊。
九日登吹台,追随尽名卿。
酒酣公赋诗,挥洒笔不停。
蛟龙起庭户,破壁春雷轰。
堂堂髯御史,痛饮益精明。
亦有李与王,玉树含秋清。
我时最后来,四座颇为倾。
今朝念存没,壮心徒自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于九月九日登吹台,与名流雅士共度佳节的情景。诗中不仅展现了节日的欢愉氛围,也融入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往年在南都,闲闲主文衡”点明了诗人过去在南都担任文官的情形,暗示了其文学才华和地位。接着,“九日登吹台,追随尽名卿”描绘了诗人与众多名流一同登高赏景的画面,体现了节日的热闹与高雅。
“酒酣公赋诗,挥洒笔不停”描述了诗人在酒兴正浓时即兴赋诗,笔下生花,展现了其才华横溢的一面。“蛟龙起庭户,破壁春雷轰”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才思如蛟龙腾跃,如春雷轰鸣,震撼人心。
“堂堂髯御史,痛饮益精明”赞扬了一位名为“髯御史”的友人,他在饮酒后更加精神焕发,体现了诗人的友情深厚。接下来,“亦有李与王,玉树含秋清”则提到了其他两位友人,他们的形象如同秋天的玉树,清雅脱俗。
最后,“我时最后来,四座颇为倾”表达了诗人自己虽是最后到达,但仍然受到了众人的敬仰。而“今朝念存没,壮心徒自惊”则是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离世的感慨,流露出深深的哀伤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逝去友人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