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阿母几嗔花下语,潘郎曾向梦中参全文
昔闻南国容华少,今日东邻姊妹三。
妆阁相看鹦鹉赋,碧窗应绣凤凰衫。
红芳满院参差折,绿醑盈杯次第衔。
恐向瑶池曾作女,谪来尘世未为男。
文姬有貌终堪比,西子无言我更惭。
一曲艳歌琴杳杳,四弦轻拨语喃喃。
当台竞斗青丝发,对月争誇白玉簪。
小有洞中松露滴,大罗天上柳烟含。
但能为雨心长在,不怕吹箫事未谙。
阿母几嗔花下语,潘郎曾向梦中参
暂持清句魂犹断,若睹红颜死亦甘。
怅望佳人何处在,行云归北又归南。

注释

昔闻:从前听说。
南国:南方。
容华:美女。
今日:如今。
东邻:东边邻居。
姊妹三:三位姐妹。
妆阁:妆饰的闺阁。
鹦鹉赋:鹦鹉诗。
碧窗:绿色窗户。
凤凰衫:绣有凤凰的衣衫。
红芳:红色花朵。
参差:错落不齐。
绿醑:绿色美酒。
次第:依次。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
谪:贬谪。
文姬:蔡文姬。
西子:西施。
惭:惭愧。
艳歌:艳丽的歌曲。
琴杳杳:琴声悠远。
青丝发:乌黑秀发。
白玉簪:白玉装饰的发簪。
小有洞:小洞。
松露:松树露珠。
大罗天:天宫。
柳烟:柳树烟雾。
吹箫:吹奏箫笛。
谙:熟悉。
阿母:母亲。
花下语:花下的闲聊。
潘郎:泛指美男子。
梦中参:梦中出现。
清句:清雅的诗句。
断:断肠。
红颜:美丽的女子。
死亦甘:即使死也甘心。
佳人:美人。
行云:飘忽不定的云彩。

翻译

从前听说南方美女稀少,今日却见东邻有三位姐妹。
妆阁相对,她们在吟咏鹦鹉的诗篇,碧色窗户映衬着绣有凤凰图案的衣衫。
红色花朵洒满庭院,各自弯曲;绿色美酒斟满杯中,依次品尝。
恐怕她们曾在瑶池做仙女,被贬到人间还未变作男子。
蔡文姬美貌可比,但我无言以对,深感惭愧。
一曲曼妙歌曲如琴声悠远,四弦轻拨,低语呢喃。
台上女子们争斗着秀发,月下比试着白玉簪的华丽。
洞中松露滴滴答答,天宫柳烟朦胧如画。
只要心中怀有雨意,即使不懂吹箫也不怕。
母亲曾因花下闲聊而责怪,潘郎也曾入我梦中。
短暂的清词仍让我魂牵梦绕,若能再见红颜,便是死也甘愿。
惆怅不已,不知佳人何处,她如行云般时东时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姊妹三人的形容和生活场景的描述,展现了她们的美丽与活泼。开篇便点明南国之美少,而今日东邻有三位姊妹,她们在妆阁中相看,鹦鹉赋碧窗绣凤凰衫,展示了她们的才华和高雅的生活。

红芳满院参差折,绿醑盈杯次第衔,诗人通过对鲜花与美酒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宴会上的欢乐气氛。恐向瑶池曾作女,谪来尘世未为男,则透露出诗人对姊妹们不凡身份的揣测和赞赏。

接下来的文姬有貌终堪比,西子无言我更惭,是诗人自谦之词,同时也突显了姊妹三人的美貌非凡。一曲艳歌琴杳杳,四弦轻拨语喌喌,则描绘了一幅音乐与歌声交织的画面。

当台竞斗青丝发,对月争誇白玉簪,更是姊妹们在月光下的活泼形象。小有洞中松露滴,大罗天上柳烟含,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赞美。

但能为雨心长在,表达了诗人愿意为了这份情谊而不畏惧一切困难。阿母几嗔花下语,潘郎曾向梦中参,则是诗人对姊妹们的深情与眷恋。暂持清句魂犹断,若睹红颜死亦甘,是诗人愿意为了这份美好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最后,怅望佳人何处在,行云归北又归南,是诗人的无限思念和对姊妹们的深情。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姊妹三人的崇拜与欣赏,以及对她们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唐代诗词中常见的人物美、自然美的结合。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