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白马笳声动,缥缈苍龙剑色悬
出处:《观察林公过访赋赠》
明 · 胡应麟
才名藉藉冠青钱,执宪欣逢入越年。
起草夜停双阙下,看花晨憩六桥前。
飞扬白马笳声动,缥缈苍龙剑色悬。
四百楼台题咏处,登临谁不羡如椽。
起草夜停双阙下,看花晨憩六桥前。
飞扬白马笳声动,缥缈苍龙剑色悬。
四百楼台题咏处,登临谁不羡如椽。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名为《观察林公过访赋赠》。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名为林公的官员来访时的盛况与赞美之情。
首联“才名藉藉冠青钱,执宪欣逢入越年。”开篇即以“藉藉”形容林公才名之高,犹如冠上的青钱般耀眼,表达了对其才华的极高赞誉。同时,“执宪”二字点明林公的身份为官员,而“欣逢”则流露出诗人对此次会面的喜悦之情。“入越年”可能暗指林公在这一年中晋升或有所成就,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颔联“起草夜停双阙下,看花晨憩六桥前。”进一步描绘了林公的忙碌与优雅并存的形象。夜晚在宫阙之下起草文书,清晨则在六桥之前赏花休憩,既展现了其勤勉的工作态度,也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与情趣。
颈联“飞扬白马笳声动,缥缈苍龙剑色悬。”通过“飞扬白马”和“缥缈苍龙剑色悬”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壮观的场景,更寓意着林公的威严与荣耀。笳声与剑色的对比,既展现了力量与美的结合,也暗示了权力与智慧的象征。
尾联“四百楼台题咏处,登临谁不羡如椽。”收束全诗,将林公的影响力扩展至四百座楼台之上,无论是登高远望还是题咏留念,都能引起人们的羡慕与赞叹。这里的“如椽”比喻林公的影响力如同巨椽一般深远,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林公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林公形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场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其卓越的才华、高尚的人格以及深远的影响,是一首充满赞美与敬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