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未得君王丈二殳,人人能说扫穹庐全文

未得君王丈二殳,人人能说扫穹庐

出处:《书边事四首
明 · 张可大
未得君王丈二殳,人人能说扫穹庐
防边谁上方城略,筹国曾无平准书。
四出征兵飞赤白,再言加赋算锱铢。
东夷未靖中原动,只恐殷忧不易除。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可大的《书边事四首(其三)》描绘了战事与国家财政的紧张局势。首句“未得君王丈二殳”暗示了对军事资源的匮乏,丈二殳是一种长兵器,这里代表强大的军事力量;“人人能说扫穹庐”则表达了民间对于收复失地、抵御外敌的普遍期待。

接下来,“防边谁上方城略”强调边疆防守的关键策略尚未明确,反映出决策层的困境;“筹国曾无平准书”则揭示了国家财政管理的混乱,没有像汉代桑弘羊那样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来稳定局面。

“四出征兵飞赤白”描述了频繁的征兵和物资调拨,颜色“赤白”可能象征着军队的不同色彩或紧急状态;“再言加赋算锱铢”则反映了加重赋税以支撑战争的艰难抉择,每一分每一毫都显得尤为珍贵。

最后两句,“东夷未靖中原动,只恐殷忧不易除”,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境不宁导致中原动荡的忧虑,担心这种深重的忧虑不会轻易消除,预示着战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明朝边疆战事的严峻形势以及国家治理的困境,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