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汝其择于斯,庶以传不朽全文

汝其择于斯,庶以传不朽

宋 · 高斯得
我昔天台游,偶得陈公像。
以公谪是邦,祠堂悬真相。
寻执宪于衡,复得刘元城。
以公子孙寓,家传遗写真。
揭之书室内,朝夕得晤对。
焉能为之役,妄意他年配。
刘公色贞坚,疾惇固宜然。
陈公甚和易,排京乃敢言。
惇京为腐草,二公长不老。
汝其择于斯,庶以传不朽

拼音版原文

tiāntáiyóuǒuchéngōngxiàng

gōngzhéshìbāngtángxuánzhēnxiāng

xúnzhíxiànhénghuàyuánchéng

gōngsūnjiāchuánxiězhēn

jiēzhīshūshìnèicháoduì

yānnéngwèizhīwàngniánpèi

liúgōngzhēnjiāndūnrán

chéngōngshènpáijīngnǎigǎnyán

dūnjīngwèicǎoèrgōngchánglǎo

shùchuánxiǔ

注释

天台:古代山名,这里指天台山。
陈公:指某位历史人物。
谪:被贬官或流放。
祠堂:供奉祖先或神灵的场所。
宪:法律,这里指司法职位。
公子孙:贵族或显赫家族的后代。
寓:寄居,保存。
书室:书房。
妄意:无端设想,妄想。
疾:疾风,引申为刚毅的性格。
排京:可能是指敢于直言的人。
腐草:比喻人的品格坚韧,不受外界影响。
庶:希望,或许。

翻译

我以前在天台游玩时,偶然得到陈公的画像。
因为陈公被贬到这个地方,祠堂中挂着他的真容。
接着在衡州任职时,又找到了刘元城的画像。
他的子孙将画像保存,作为家族传承的真迹。
我把画像挂在书房内,每天都能看到他的面容。
我怎敢为它服役,只是妄想将来能与他们相配。
刘公面色端庄,性格刚毅,这本就该如此。
陈公非常平易近人,敢于直言不讳。
刘公如腐草般坚韧,两位公公正直不老。
你应当从他们身上选择,或许能流传千古不朽。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高斯得的《书室揭刘元城陈了斋像以自厉》是一首题咏人物肖像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天台游览时偶然发现陈公和刘元城两位先贤的画像,表达了对他们品德的敬仰和自我激励的情感。

首句“我昔天台游,偶得陈公像”回忆了发现画像的背景,接着“祠堂悬真相”描绘了祠堂中悬挂的真人画像,显得庄重而神圣。诗人接着提到陈公被贬谪到此地,以及刘元城作为其子孙寓居于此,家中保留着他的遗像。

“揭之书室内,朝夕得晤对”表达了诗人将画像置于书房,每日都能与他们相伴,以此激发自己的志向。诗人感慨道:“焉能为之役,妄意他年配”,意思是自己希望能效仿他们的美德,期待将来能有所成就。

接下来,诗人分别赞扬了陈公的温和易处和刘公的正直坚定,认为他们的品质如腐草中的坚韧,永不会老去。最后,诗人鼓励读者从这两位先贤身上选择学习,以期自己的德行能够流传后世,永不朽灭。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两位贤人的形象描绘,寄寓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自我砥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