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身用始节,节用乃无荒
出处:《高氏谨节堂》
元 · 赵孟頫
先圣有明训,见诸庶人章。
少小诵习之,白首不敢忘。
高子躬孝弟,养亲在高堂。
萧公三大字,岌岌端且庄。
对之铭座右,凛然肃冠裳。
谨身用始节,节用乃无荒。
斯言非虚语,旨远味自长。
守此期勿失,善积有馀庆。
少小诵习之,白首不敢忘。
高子躬孝弟,养亲在高堂。
萧公三大字,岌岌端且庄。
对之铭座右,凛然肃冠裳。
谨身用始节,节用乃无荒。
斯言非虚语,旨远味自长。
守此期勿失,善积有馀庆。
鉴赏
这首诗《高氏谨节堂》由元代诗人赵孟頫所作,通过“先圣有明训”开篇,引出古代圣贤的教诲,强调了这些训诫对于普通人的意义。诗中提到“少小诵习之,白首不敢忘”,表达了从幼年到老年的学习与铭记,体现了对传统道德的坚守。
接着,诗人以“高子躬孝弟,养亲在高堂”为例,赞扬了孝顺父母、兄弟和睦的行为,将孝悌之道置于家庭生活的中心。同时,“萧公三大字,岌岌端且庄”则借用了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行为的庄重与严肃性。
“对之铭座右,凛然肃冠裳”描绘了将这些道德准则作为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敬畏之心,举止庄重。接下来,“谨身用始节,节用乃无荒”则提出了生活与节俭的重要性,告诫人们要从始至终地保持节制,避免浪费。
最后,“斯言非虚语,旨远味自长”表明这些教导并非空洞之谈,其深远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值得细细品味。“守此期勿失,善积有馀庆”则寄寓了希望人们能够坚持这些道德原则,积累善行,从而获得长久的福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圣贤教诲的引用和具体事例的描述,强调了孝悌、节俭、谨慎等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期获得个人品德的提升和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