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无去住,何事更招魂
出处:《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明 · 释函是
人羡庞公好,全家隐鹿门。
但知山泽美,宁畏虎狼喧。
独树难藏影,旋岚不著痕。
此心无去住,何事更招魂。
但知山泽美,宁畏虎狼喧。
独树难藏影,旋岚不著痕。
此心无去住,何事更招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向往自然、追求隐逸生活的僧人形象。诗人以庞公隐居鹿门山为典故,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首联“人羡庞公好,全家隐鹿门”直接点出主题,赞美庞公的高洁与隐逸之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羡慕和追求。
接着,“但知山泽美,宁畏虎狼喧”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坚定信念,即使面对潜在的危险也不畏惧。这里通过对比“山泽之美”与“虎狼之喧”,突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独树难藏影,旋岚不著痕”则运用自然景象来象征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独树难以遮蔽身影,旋岚(旋转的风)不留痕迹,这些意象都寓意着诗人的心境纯净无染,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
最后,“此心无去住,何事更招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深切渴望,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这句诗中的“此心无去住”意味着诗人的心灵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无拘无束的状态,而“何事更招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自然、保持心灵纯净的坚定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世俗束缚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