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人荐筹策,走马逐旌旃全文

何人荐筹策,走马逐旌旃

唐 · 姚合
不道弓箭字,罢官唯醉眠。
何人荐筹策,走马逐旌旃
阵变孤虚外,功成语笑前。
从今巂州路,无复有烽烟。

拼音版原文

dàogōngjiànguānwéizuìmián
rénjiànchóuzǒuzhújīngzhān

zhènbiànwàigōngchéngxiàoqián
cóngjīnzhōuyǒufēngyān

注释

弓箭字:指代征战的书信或战事文书。
罢官:辞职或被免官。
筹策:计谋、策略。
旌旃:旗帜,古代用于指挥军队。
孤虚:形容战场上的空虚或孤立。
烽烟:古代边境报警的烟火,象征战争。

翻译

没想到征战的书信,辞去官职后只剩醉眠。
又有谁会推荐计谋,骑马追随着旗帜奔跑在战场。
在那遥远的边疆,阵势变化无常,功业成就被人们当作笑谈。
从此巂州的道路,再也不会有战争的烽火弥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告别亲友,前往边疆任职的场景。开篇“不道弓箭字,罢官唯醉眠”表达了对战争和武力生活的厌倦,以及官员在辞去官职后只愿沉浸于酒精中以求逃避现实。紧接着,“何人荐筹策,走马逐旌旃”则写出了官员被推荐升迁,必须骑马追赶战鼓前往新的任所的忙碌场景。

“阵变孤虚外,功成语笑前”这一句中,“阵变”指的是战争的变化,“孤虚”可能是指边疆的荒凉与孤独,而“功成语笑前”则预示着官员在完成任务后能获得赞誉和欢笑。

最后,“从今巂州路,无复有烽烟”表达了从此以后,在前往西川(今天四川一带)的道路上,将不再见到战争的烽烟,这可能隐含着对和平生活的一种向往或期待。

诗中通过对比官员过去厌倦武力生涯与未来的和平生活,表现了对边疆生活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反映出唐代官员们在调动任职过程中的无奈和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