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伽蓝头,来何由,得非仙风吹实落炎州全文

伽蓝头,来何由,得非仙风吹实落炎州

出处:《伽蓝头
清 · 许廷崙
伽蓝头,尔何不生庄严香界,忉利梵天,雪山之顶,鹫岭之巅。
亲见世尊定后禅,木樨花发共馥郁,菩提树影同连蜷。
伽蓝头,来何由,得非仙风吹实落炎州
坐使交梨火枣忽无色,瑶草琪花皆生愁。
色香味,无与俦,伽蓝头。

鉴赏

这首诗以“伽蓝头”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佛教圣地的庄严景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香气、色彩、味道与佛教的神圣氛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伽蓝头,尔何不生庄严香界”,开篇即以疑问句式引人入胜,仿佛在询问读者,为何不在心中构建一个充满庄严香气的世界。“忉利梵天,雪山之顶,鹫岭之巅”,诗人通过列举佛教中的圣地,如忉利天、雪山和鹫岭,展现了佛教世界的崇高与神秘。

接着,“亲见世尊定后禅,木樨花发共馥郁,菩提树影同连蜷”,描述了佛陀修行后的宁静与祥和,以及周围环境的和谐美好。木樨花的香气与菩提树的影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伽蓝头,来何由,得非仙风吹实落炎州”,这一句则以“伽蓝头”的形象自问,似乎在探讨其如何从清凉的佛教圣地来到炎热的世俗之地,暗示了佛法的普适性和对众生的关怀。

“坐使交梨火枣忽无色,瑶草琪花皆生愁”,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佛教世界中美好的事物与世俗世界的景象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世间繁华短暂、佛法永恒的感慨。

最后,“色香味,无与俦,伽蓝头”,总结全诗,强调了“伽蓝头”所代表的佛教世界的独特魅力,无法与世俗世界相提并论,突出了其超越性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圣地的描绘,以及对色、香、味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