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觉后,月华浓
出处:《桂殿秋二首》
清 · 龚自珍
惊觉后,月华浓。
天风已度五更钟。
此生欲问光明殿,知隔朱扃几万重。
天风已度五更钟。
此生欲问光明殿,知隔朱扃几万重。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的《桂殿秋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深夜月色之下的静谧景象,以及诗人对光明殿堂的向往与追寻。
“惊觉后,月华浓。” 开篇即以“惊觉”二字,营造出一种夜深人静、突然被唤醒的氛围,而“月华浓”则描绘了月光如水般浓厚,照亮了四周的景象。这一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而又神秘的夜晚。
“天风已度五更钟。” 接着,诗人通过“天风”和“五更钟”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宁静。天风是指清晨的微风,五更钟则是古代计时的一种方式,这里暗示着时间已经接近黎明,但仍然处于夜的深沉之中。
“此生欲问光明殿,知隔朱扃几万重。”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无奈。他想要探寻那个象征着光明与理想的“光明殿”,但却意识到这殿宇被重重的“朱扃”(朱红色的门栓)所阻隔,仿佛是无法触及的远方。这里的“朱扃”不仅指物理上的障碍,也暗喻着社会、政治、甚至是人心中的种种壁垒,使得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距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既有浪漫主义的憧憬,又蕴含着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