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须知经济学,元不堕秦灰全文

须知经济学,元不堕秦灰

宋 · 崔与之
万里脩门道,谁传桂子来。
好将真积力,为作太平媒。
大易机缄露,中庸气脉回。
须知经济学,元不堕秦灰

注释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脩门:修长的道路。
桂子:桂花,象征高雅和美好。
真积力:真诚的积累和努力。
太平媒:社会安定的桥梁或使者。
大易:指《易经》,古代的重要哲学著作。
机缄:深奥的道理或秘密。
中庸:儒家思想,强调适度和平衡。
经济学:研究财富、资源分配的学问。
元:根本,本来。
秦灰:秦朝的灭亡,比喻过去的衰落。

翻译

广阔的路程上,谁将桂花的香气传递而来。
应以真诚和积累的力量,作为社会安定的媒介。
深藏的大道理如同易经所示,中庸之道充满生机循环。
必须明白,经济学问的核心,并非源自秦朝的衰败灰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崔与之所作的《送魏秘书赴召(其一)》。诗中表达了对魏秘书出仕的期许和对治国理念的寄托。"万里脩门道"描绘了道路漫长,象征着魏秘书此行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谁传桂子来"暗指人才的选拔和传播,以桂花比喻贤良之士。"好将真积力,为作太平媒"鼓励魏秘书凭借真实才学和积累的力量,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成为和平的推动者。"大易机缄露,中庸气脉回"引用《易经》和儒家中庸之道的理念,希望他行事稳健,顺应时势。最后两句"须知经济学,元不堕秦灰"强调经济治理的重要性,提醒魏秘书在变革中保持传统的智慧,不因过度革新而失去根基。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才的赞赏和对治国方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