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止穷征,诸将守来驱
出处:《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
宋 · 苏辙
羌虏忘君恩,战鼓惊四隅。
边候失晨夜,骑驿驰中涂。
诏书止穷征,诸将守来驱。
敌微势可料,师竞力无馀。
防边未云失,忧怀愧安居。
边候失晨夜,骑驿驰中涂。
诏书止穷征,诸将守来驱。
敌微势可料,师竞力无馀。
防边未云失,忧怀愧安居。
注释
羌虏:指敌军。忘:忘记。
君恩:君主的恩德。
战鼓:战争中的鼓声,象征战斗。
四隅:四方角落。
边候:边境守卫。
晨夜:日夜。
骑驿:骑马传递信息的人。
驰:疾驰。
中涂:道路中。
诏书:皇帝的命令。
穷征:无休止的征伐。
诸将:众将领。
守来驱:坚守并驱赶敌人。
敌微:敌人势力微弱。
势可料:形势可以预料。
师竞:军队。
力无馀:力量耗尽。
防边:防守边境。
未云失:还算不上失误。
忧怀:忧虑的心情。
愧安居:愧对安逸的生活。
翻译
敌方忘记君主的恩德,战鼓声震动四方角落。守卫边境的人昼夜不得安宁,紧急信使疾驰在道路上。
皇帝的命令停止了无休止的征伐,将领们坚守阵地驱赶敌人。
敌人势力微弱,形势可以预料,但军队力量已疲惫不堪。
虽然防守边境还算得上没有失误,但忧虑的心情让我愧对安逸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诗中描述了边疆战事的紧张局势,羌虏背弃了对朝廷的忠诚,战鼓声四起,边境哨所日夜不得安宁。使者骑马疾驰传递命令,停止了无休止的征伐,将领们坚守职责驱策士兵。诗人认为尽管战争形势尚不明朗,但军队已经力疲,显示出对边防策略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未能直接参与而深感忧虑和愧疚的心情。整首诗以边事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内心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