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山上一茆屋,知是何人居全文

山上一茆屋,知是何人居

明 · 刘崧
山上一茆屋,知是何人居
时时白云中,閒读古人书。
古人去已远,言论乃有馀。
清风飒然至,佳木周四除。
蒿卧以终日,不知庭户虚。
斯人可相见,此乐当何如。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水口山居杂兴六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居生活画面。首句“山上一茆屋”,简洁地勾勒出山间小屋的孤独与简朴,暗示了隐士的生活环境。接下来的“知是何人居”引发读者对居住者的想象,增加了神秘感。

“时时白云中,閒读古人书”两句,通过描绘主人公在白云缭绕中静心阅读古籍的情景,展现出其超脱尘世的闲适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人借古人之言,传递出对历史智慧的敬仰和对精神世界的寄托。

“古人去已远,言论乃有馀”表达了对古人的怀念,以及对古人思想的深深敬仰,认为他们的言论虽已远去,但仍有深远影响。“清风飒然至,佳木周四除”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环境的清幽,清风徐来,四周环绕着茂盛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蒿卧以终日,不知庭户虚”描绘了主人公沉浸在自然与书籍中的状态,仿佛连时间都忘记了,不知外界的喧嚣。最后两句“斯人可相见,此乐当何如”,诗人发出感慨,如果能与这样的人相遇,这样的生活乐趣该是多么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古代智慧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