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问若耶溪上月,即今谁似浣纱人
出处:《赠冯季良》
明 · 佘翔
会稽东去不辞贫,为爱兰亭寄此身。
笑问若耶溪上月,即今谁似浣纱人。
笑问若耶溪上月,即今谁似浣纱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佘翔所作的《赠冯季良(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冯季良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会稽东去不辞贫",诗人愿意放弃物质的追求,只因对兰亭的喜爱而选择在此地度过生活,显示出他对精神生活的执着和对自然风雅的向往。"为爱兰亭寄此身"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纽带,表明兰亭对他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笑问若耶溪上月",诗人以轻松愉快的语气询问若耶溪边的明月,仿佛在与月交谈,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潇洒。最后,他将目光转向历史,"即今谁似浣纱人",借问历史上如西施般的浣纱女子是否有人能及,暗含对友人品德的赞美,同时也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美好人格的追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