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外之言,曾何足怪
出处:《影论吟》
宋 · 邵雍
性在体内,影在形外。
性往体随,形行影会。
体性不存,形影安在。
影外之言,曾何足怪。
性往体随,形行影会。
体性不存,形影安在。
影外之言,曾何足怪。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影论吟》,他以影子比喻人的本性和形体的关系。"性在体内",指的是人的本性如同内在的本质;"影在形外",则象征着外在的表现或行为。"性往体随",意味着本性引导着形体行动;"形行影会",即形体活动时,影子自然显现出来。
诗人进一步阐述,如果本性消失,形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那么形体所带出的影子又怎能独立存在?"影外之言"可能是指那些脱离了本性指导的行为或言论,诗人认为这些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它们只是表面现象。
整首诗通过影子的比喻,探讨了人的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本性的重要性,以及不应过分关注表象。邵雍的哲学思想常常寓于诗中,此诗便是其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