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界分分明甚,狂圣途程念虑间
出处:《次韵□丞兄闻丁卯十一月三日朝报 其二》
宋 · 魏了翁
傥来得丧本无关,或为鸿毛加太山。
纵昔尹鼯宁有损,及今投裔枉为奸。
公私界分分明甚,狂圣途程念虑间。
初学粗知真富贵,从今克复愿睎颜。
纵昔尹鼯宁有损,及今投裔枉为奸。
公私界分分明甚,狂圣途程念虑间。
初学粗知真富贵,从今克复愿睎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题目虽缺失,但从内容上看,它探讨了人生得失的哲学观点。首句"傥来得丧本无关"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态度,认为得到和失去原本都不应过于执着。接着,诗人以"或为鸿毛加太山"比喻极轻与极重的对比,暗示世事无常,个人荣辱不足以改变大局。
"纵昔尹鼯宁有损"中的"尹鼯"可能指的是历史人物或寓言中的角色,诗人说即使他们有过错,也难以对现在造成实质影响。然而,"及今投裔枉为奸"又指出在现实情境中,有些人可能会利用机会行不义之事,这体现了道德与权谋的冲突。
"公私界分分明甚"强调公正与私利之间的界限要分明,而"狂圣途程念虑间"则暗示了理智与情感在判断过程中的作用。诗人通过这些思考,表达了对道德修养和个人品性的重视。
最后两句"初学粗知真富贵,从今克复愿睎颜",表明诗人认识到真正的富贵在于内心的平静与道德的完善,他希望从此以后能追求高尚的品德,以达到内心的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见解,以及对个人品行修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