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诗伴风流勤犯驿,棹郎醉饱健迎潮全文

诗伴风流勤犯驿,棹郎醉饱健迎潮

出处:《入京到西渡
宋 · 陈著
昨宵北渡今西渡,系是离家第二宵。
诗伴风流勤犯驿,棹郎醉饱健迎潮
丈亭浦上邻州接,笔架峰迷故里遥。
得意归来期可数,榴花如火照高标。

拼音版原文

zuóxiāoběijīn西shìjiāèrxiāo

shībànfēngliúqínfàn驿zhàolángzuìbǎojiànyíngcháo

zhàngtíngshànglínzhōujiējiàfēngyáo

guīláishùliúhuāhuǒzhàogāobiāo

注释

昨宵:昨晚。
系是:即是。
离家:离开家乡。
丈亭浦:地名,可能是一个渡口。
笔架峰:可能是地名,象征着故乡。
榴花如火:比喻热烈的石榴花。
高标:高尚的志向或地位。

翻译

昨晚我从北边渡过,今天又向西边行进,这是离家的第二个夜晚。
诗兴大发,我在风中疾驰,频繁地投递书信,划船郎吃饱喝足,精神饱满地迎接潮水。
我抵达丈亭浦,这里与邻近州府相连,笔架峰遥远,让我对故乡感到迷茫。
满心期待着得意归乡的日子,那日子屈指可数,如同盛开的石榴花照亮了我的归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著从北渡到西渡的旅程,表达了他离家远行的连续性和对故乡的思念。首句"昨宵北渡今西渡",通过时间的递进,展现了行程的紧凑和诗人奔波的辛劳。"诗伴风流勤犯驿",以写诗为乐,即使在驿站中也不忘创作,显示出诗人的才情与坚韧。

"棹郎醉饱健迎潮",形象地写出船夫饱满的精神状态,暗示出诗人旅途中的顺利。接下来两句"丈亭浦上邻州接,笔架峰迷故里遥",描绘了沿途的景色,丈亭浦连接着邻近的州府,而笔架峰则象征着远方的家乡,让诗人感到迷茫又怀念。

最后一句"得意归来期可数,榴花如火照高标",表达了诗人期待归乡的心情,以榴花的热烈比喻归期将近,也寄寓了诗人志向高洁,对未来充满希望。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的行旅诗,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与对家乡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