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形势今三辅,人物英雄古列侯
出处:《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 其三》
宋 · 刘过
欲上姑苏望虎丘,小邦宁有此风流。
山川形势今三辅,人物英雄古列侯。
华屋鳞鳞冠盖里,画桥曲曲管弦楼。
金陵蜀郡俱疏远,除却皇都第一州。
山川形势今三辅,人物英雄古列侯。
华屋鳞鳞冠盖里,画桥曲曲管弦楼。
金陵蜀郡俱疏远,除却皇都第一州。
注释
姑苏:地名,指姑苏城,今苏州。虎丘:苏州著名景点。
三辅:古代中国西北地区的三个地区,这里借指历史悠久的地方。
列侯:古代的一种爵位,此处指显赫人物。
华屋:华丽的房屋。
冠盖:官员的车马仪仗,代指贵族。
画桥:装饰精美的桥梁。
管弦楼:演奏音乐的楼阁。
金陵:南京的古称。
蜀郡:古蜀国地区,今四川一带。
皇都:皇家都城,指当时的首都。
第一州:形容最为繁华、重要的州府。
翻译
想要登上姑苏城眺望虎丘山,这个小地方怎么会有如此的风流景象。如今的山川形势如同古代的三辅之地,这里曾经出过许多英雄豪杰,如同古代的列侯一样显赫。
华美的房屋林立在官僚贵族的聚居区,弯曲的画桥下是演奏音乐的楼阁。
无论是金陵还是蜀郡都显得遥远,但这里除了皇城之外,堪称第一州的繁华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风光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怀念。诗中“小邦宁有此风流”表达了诗人对姑苏文化底蕴的赞赏。“山川形势今三辅,人物英雄古列侯”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姑苏地区不仅自然景观美丽,而且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英雄豪杰。
“华屋鳞鳞冠盖里,画桥曲曲管弦楼”则是对姑苏城镇建筑风格的描绘,用“鳞鳞”形容屋瓦重叠的样子,“管弦楼”指的是楼中有乐器之声,展示了一个繁华而富有文化韵味的地方。
最后两句“金陵蜀郡俱疏远,除却皇都第一州”表达了诗人对姑苏的偏爱,即使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和蜀郡(今四川省成都市)虽然也很遥远,但在诗人心中,除了皇都之外,姑苏仍是最为出色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和建筑风格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情感和地方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