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望云阳气,木土凿由拳
出处:《匠人篇》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匠人久失职,秦人已开阡。
谁望云阳气,木土凿由拳。
后来兴利者,开渠引淮船。
吴牛拖辇石,喘月不能前。
老翁乏丁壮,捕女在河边。
投水作河妇,天子罢庸田。
谁望云阳气,木土凿由拳。
后来兴利者,开渠引淮船。
吴牛拖辇石,喘月不能前。
老翁乏丁壮,捕女在河边。
投水作河妇,天子罢庸田。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匠人篇》,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社会变迁的画面,反映了匠人失业、农田荒废的景象。首句“匠人久失职”揭示了工匠们的困境,失去了谋生的职业;“秦人已开阡”暗示了土地的荒芜和人口的迁移。接下来的诗句“谁望云阳气,木土凿由拳”,通过“云阳气”和“凿由拳”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了人们艰难劳作的情景。
“后来兴利者,开渠引淮船”描述了新的利益追求者试图通过开渠引水以发展运输,但“吴牛拖辇石,喘月不能前”则展现了这一过程中的艰辛与困难,比喻劳动人民的疲惫和无力。
最后两句“老翁乏丁壮,捕女在河边”揭示了家庭生活的困苦,连老翁都不得不外出捕鱼,甚至到了要抓女儿卖为生的地步。诗的结尾“投水作河妇,天子罢庸田”表达了对统治者无能导致民生凋敝的强烈控诉,呼吁天子停止征税,让农民得以休养生息。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对具体场景的描绘,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