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秀色连云居,石林参天冬不枯
溪回彷佛菜叶下,路转崔嵬茆屋孤。
上人一口尽诸佛,肯顾世上群儿愚。
独寻庞老不惮远,此事古有今人无。
我穷活计依精庐,千年香火勤朝晡。
远来无物可祗待,苦笋淡粥同斋盂。
翻然别我出门去,春雨趁耕姜芋区。
不须领众强自苦,一庵高卧真良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云门庵的自然美景与僧侣的生活情境,充满了禅意与宁静之美。
首句“云门秀色连云居”,以“云门”为中心,描绘出一片与天空相连的秀美景色,展现出云门庵的地理位置之独特与环境之清幽。接着,“石林参天冬不枯”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自然景观,即使在寒冷的冬季,石林依然生机勃勃,不显枯萎,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
“溪回彷佛菜叶下,路转崔嵬茆屋孤”两句,通过溪流和小路的变化,以及茅屋的孤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寞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云门庵的隐逸之感。
“上人一口尽诸佛,肯顾世上群儿愚”一句,赞美了云门庵的僧侣(上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领悟,以及他们对世俗的超脱,不为世间的愚昧所动。
“独寻庞老不惮远,此事古有今人无”则表达了对云门庵僧侣追求精神自由与古道西风瘦马般的生活方式的赞赏,这种行为在古代虽有先例,但在现代社会却极为罕见。
“我穷活计依精庐,千年香火勤朝晡”两句,诗人自述自己虽生活贫困,但依靠寺庙生活,每日勤奋地进行早晚的宗教仪式,体现了他对佛教生活的虔诚与坚持。
“远来无物可祗待,苦笋淡粥同斋盂”描述了云门庵僧侣简朴的生活,即使是远方的访客,也无需准备过多的礼物,只需与他们一同品尝苦笋淡粥,共度斋食时光。
“翻然别我出门去,春雨趁耕姜芋区”表现了僧侣离开庵堂,投身于农耕生活的情景,春雨中忙碌的身影,既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亲近,也体现了生活的实际意义。
最后,“不须领众强自苦,一庵高卧真良图”表达了诗人对云门庵僧侣生活方式的认同与向往,认为独自一人在庵中静修,远离尘嚣,才是真正的幸福与解脱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云门庵及其僧侣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禅宗思想及简朴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充满了哲理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