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峦腊雪千岩水,城郭春风二月花
出处:《杭州呈胜之》
宋 · 王安国
游观须知此地佳,纷纷人物敌京华。
林峦腊雪千岩水,城郭春风二月花。
彩舫笙箫吹落日,画楼灯烛映残霞。
如君援笔宜摹写,付与尘埃北客誇。
林峦腊雪千岩水,城郭春风二月花。
彩舫笙箫吹落日,画楼灯烛映残霞。
如君援笔宜摹写,付与尘埃北客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游观:游览观赏。此地佳:这里风景优美。
纷纷人物:人来人往。
敌京华:如同京城繁华。
林峦腊雪:山峦上的冬雪。
千岩水:千岩万壑间的流水。
城郭春风:早春的城市风光。
二月花:二月盛开的花朵。
彩舫:华丽的游船。
笙箫:笙和箫的乐声。
落日:夕阳。
画楼灯烛:画楼上的灯火。
如君:像你这样。
援笔:提笔。
宜摹写:适合描绘。
尘埃北客:北方的旅人。
誇:称赞。
翻译
游玩观赏应知这里风景优美,人来人往如同京城繁华。山峦覆盖着腊月的白雪,千岩万壑间流水潺潺,城市在早春二月已花开满城。
华丽的游船在夕阳下吹奏笙箫,画楼灯火映照着残余的晚霞。
如果你能挥毫泼墨描绘这景色,定能让北方的旅人称赞不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游观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杭州风光的赞美之情。
"游观须知此地佳"一句,表明诗人对于这处风景的高度评价,是值得人们游览观赏的地方。紧接着的"纷纷人物敌京华"则描绘出一个热闹非凡的人群场景,这里的"纷纷"形容人群如织网般密集,"敌京华"则强调了这座城市的繁华与荣耀。
接下来的"林峦腊雪千岩水,城郭春风二月花"两句,不仅描绘出山峦被雪覆盖、泉水潺潺的自然景观,而且通过"二月花"暗示了时间是在春天,这时节的杭州更是美丽非凡。这里的"腊雪"可能指的是初春时分还未完全融化的积雪。
中间两句"彩舫笙箫吹落日,画楼灯烛映残霞"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彩舫"可能是装饰华丽的船只,而"笙箫"则是一种乐器,这里表现出一种悠闲的水上乐章;"画楼灯烛"则营造了一幅夜景图,人们在精美的建筑中点起灯烛,与晚霞交相辉映。
最后两句"如君援笔宜摹写,付与尘埃北客誇"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以画笔记录下这份美好,并将之传承给后世,尤其是那些在外漂泊的游子。这里的"援笔"意味着提起画笔开始绘制,而"付与尘埃北客誇"则表达了一种希望能够使得远方的行者也能感受到这份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摹和对生活场景的生动再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