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边分手后,马上转头时
出处:《四月二十二日别江州谢送者》
宋末元初 · 方回
出城烦送客,童稚亦相随。
貌比初来老,行因共语迟。
桥边分手后,马上转头时。
欲识阳关曲,唯须诵此诗。
貌比初来老,行因共语迟。
桥边分手后,马上转头时。
欲识阳关曲,唯须诵此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出城:离开城市。烦送客:厌烦地送别客人。
童稚:年幼的孩子。
相随:跟随。
貌比:外表看起来像。
初来:初次来时。
老:苍老。
行因共语迟:因为交谈而步履迟缓。
桥边:桥边。
分手后:分手之际。
马上:骑马。
转头时:回头的时候。
阳关曲:指《阳关三叠》或《阳关曲》,古代送别歌曲。
诵此诗:诵读这首诗。
翻译
离开城市时,我感到厌烦地送别客人,连年幼的孩子也跟随着。他们的外貌虽然和初次来时无异,但因为相互交谈,步伐显得更加缓慢。
在桥边分手后,我骑马转身离去的那一刻。
想要理解阳关曲的深情,只需熟读这首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别离的场景,诗人在城外与友人告别,连童稚也跟随至此,可见送行之众。"貌比初来老"一句透露出时间流逝和人事沧桑,尽管只是短暂相聚,但因共同的话题而使得离别更加迟缓。此情此景在桥边分手时尤为感伤,马上回头的那一刻,更是充满了不舍。
"欲识阳关曲,唯须诵此诗。" 这两句点出了古代送别常唱《阳关三叠》的风俗,而这首诗亦可作为送别之用,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对传统的回应。整首诗情真意切,语言简洁,蕴含丰富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在离别场景下的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