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馆谁徵段公事,雠家妄作武侯评
出处:《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 其一》
宋 · 刘克庄
后学鲜能舍瑟作,古人未免假韶鸣。
不劳左辖诵新句,却爱老婆呼旧名。
史馆谁徵段公事,雠家妄作武侯评。
人间安得忘忧物,为窭儒生浇不平。
不劳左辖诵新句,却爱老婆呼旧名。
史馆谁徵段公事,雠家妄作武侯评。
人间安得忘忧物,为窭儒生浇不平。
注释
后学:指后辈学子。鲜能:很少能做到。
舍瑟:放下乐器瑟。
作:创作。
古人:古代的人。
假韶鸣:借用美好的乐曲表达。
左辖:古代官职,这里泛指官吏。
诵新句:朗诵新的诗篇。
老婆:古人的妻子,这里指亲密的人。
呼旧名:唤起旧时的名字。
史馆:古代收藏和编纂历史文献的地方。
徵:询问。
段公事:指段公的生平事迹。
雠家:校对书籍的人。
妄作:随意评价。
武侯:指诸葛亮,他曾被封为武乡侯。
人间:世间。
忘忧物:能让人忘却忧虑的东西。
窭儒生:贫穷的读书人。
浇不平:抒发心中的不平。
翻译
后辈学子很少能放下瑟来创作诗歌,古人也难免借用美好的乐曲表达情感。无需烦劳官吏朗诵新诗篇,我更喜欢妻子唤我的旧时名字。
史书馆中无人询问段公的事迹,校对者随意评价像诸葛亮那样的人物。
这世间哪里有能让人忘却忧虑的东西,只为穷困的读书人抒发心中的不平。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的作品,收录在他的《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中。诗中的“后学鲜能舍瑟作,古人未免假韶鸣”两句,表达了对古代音乐之美和现代音乐之缺失的感慨。瑟是一种古老的弦乐器,韶、鸣则是古代音乐的象征,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古今音乐的不同,抒发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现代艺术创作的不足。
接下来的“不劳左辖诵新句,却爱老婆呼旧名”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虽然不需要像历史上的贤臣左伯桃(左辖)那样勤于学习新知识,但仍然喜欢用古人的名字来称呼那些熟悉的人和事,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传统的尊崇。
“史馆谁徵段公事,雠家妄作武侯评”两句,则是诗人对历史记载的怀疑态度。这里的“段公”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段干木,而“武侯”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军事家诸葛亮。诗人通过提及这两位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当代史官或文人随意评说古人的不满。
最后,“人间安得忘忧物,为窭儒生浇不平”两句,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感慨。这里的“忘忧物”是指能够让人忘却烦恼和忧愁的事物,而“窭儒生”则可能是对自己或同类知识分子的自称,表达了他们对于世间不公平事物的无力感和深深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