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吟千户竹,蝶舞百花丛
出处:《侍从过公主南宅侍宴探得风字应制》
唐 · 张易之
逐赏平阳第,鸣笳上苑东。
鸟吟千户竹,蝶舞百花丛。
时攀小山桂,共挹大王风。
坐客无劳起,秦箫曲未终。
鸟吟千户竹,蝶舞百花丛。
时攀小山桂,共挹大王风。
坐客无劳起,秦箫曲未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逐赏:逐一游览。平阳第:平阳府第,指代某处宅院。
鸣笳:吹响笳声。
苑东:皇家园林的东部。
鸟吟:鸟儿鸣叫。
千户竹:大片的竹林。
蝶舞:蝴蝶飞舞。
百花丛:各种花丛。
小山桂:小山上的桂花。
大王风:王者之风,指高尚的品格或威仪。
坐客:座中的宾客。
无劳起:无需起身。
秦箫:秦地的箫声,可能指特定地区的音乐风格。
曲未终:乐曲还未结束。
翻译
逐一游览平阳府第,队伍吹响笳声向东行进。鸟儿在千户竹林中歌唱,蝴蝶在百花丛中翩翩起舞。
不时攀登小山,欣赏桂花,共享王者之风。
座中的宾客无需起身,秦地的萧声还未结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平阳第举行的宴会景象,诗人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的欢愉氛围和自然美景。"逐赏平阳第,鸣笳上苑东"一句中,“逐”有追随、参观之意,“赏”则是欣赏之义,表明诗人在跟随着宴会队伍前往平阳第的过程中,对沿途的景致进行了细腻的品味。“鸣笳上苑东”则描绘了军乐声响、队伍向东行进的情形。
"鸟吟千户竹,蝶舞百花丛"这两句写出了宴会所在地的自然景色,"鸟吟"即鸟鸣,"千户竹"则是大量竹林之中的意思,通过这些细节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鸟语花香的意境。"蝶舞百花丛"则形象地展现了蝴蝶在众多花丛间翩翩起舞的情景。
"时攀小山桂,共挹大王风"一句中,“时攀”意味着偶尔攀登,“小山桂”可能指的是小型的山地或园林中的桂树。诗人通过攀登小山、亲近桂树的行为来表达对“大王风”的追求和向往。“共挹大王风”则是希望与古代圣明君主所留下的风范相契合。
"坐客无劳起,秦箫曲未终"这两句写的是宴会的场景,"坐客"指的是参加宴会的宾客,“无劳起”表达了宾客们沉浸在欢乐气氛中,不愿意离开的惬意心情。"秦箫曲未终"则是说宴会上的音乐仍然在继续,使用“秦箫”暗示古风和历史感,"曲未终"则强调了宴会尚未结束,乐趣正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宴会场面的生动再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享受,同时也透露出对历史文化传承的一种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