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才华灿云锦,军中更置婆留枕
出处:《待旦轩为指挥作》
明 · 守仁
东方将军文且武,一片丹心思报主。
主恩未报不遑宁,起坐辕门待天曙。
城头落月照西营,明星烂然河汉横。
披衣耿耿不成寐,南埭鸡鸣朝已盈。
丈夫立功垂不朽,著鞭岂在他人后。
骅骝骤去疾于风,金印悬来大如斗。
击剑高歌夜气浮,剑光凛凛横清秋。
长缨系取单于颈,巨杯擎出月支头。
将军才华灿云锦,军中更置婆留枕。
太平天子尚宵衣,我独胡为自安寝。
主恩未报不遑宁,起坐辕门待天曙。
城头落月照西营,明星烂然河汉横。
披衣耿耿不成寐,南埭鸡鸣朝已盈。
丈夫立功垂不朽,著鞭岂在他人后。
骅骝骤去疾于风,金印悬来大如斗。
击剑高歌夜气浮,剑光凛凛横清秋。
长缨系取单于颈,巨杯擎出月支头。
将军才华灿云锦,军中更置婆留枕。
太平天子尚宵衣,我独胡为自安寝。
拼音版原文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忠诚勇敢的东方将军,他文武双全,心怀报国之志。将军日夜操劳,不辞辛劳,等待天明,准备出征。月落星沉,将军披衣而坐,难以入眠,心中满是对国家的忧虑与期待。他立志要建立功勋,不在意时间早晚,如同骏马疾驰,金印硕大,象征着他的雄心壮志。夜晚,将军剑光闪烁,歌声激昂,表达出他对胜利的渴望。他决心擒获敌首,饮尽胜利的喜悦。将军才华横溢,军中更是充满欢声笑语。然而,在这太平盛世,天子仍需勤勉治国,诗人却独自反思,为何自己不能像天子一样,为国家付出更多。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将军的内心世界和行动,展现了其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自身职责的深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金印”、“剑光”、“单于颈”等,生动地刻画了将军的形象和战斗的决心。同时,诗人在结尾处提出的问题,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个人责任和社会角色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将军的英勇与智慧,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于个人使命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