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筇閒步洛桥东,水色山光迥不同
出处:《予庄晚步》
明 · 吴俨
扶筇閒步洛桥东,水色山光迥不同。
黄鸟引雏青嶂外,绿杨倒影碧波中。
分秧日近愁无雨,刈麦时来喜有风。
造物可随人意变,较量笑杀两邻翁。
黄鸟引雏青嶂外,绿杨倒影碧波中。
分秧日近愁无雨,刈麦时来喜有风。
造物可随人意变,较量笑杀两邻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在庄稼地散步时所见的田园风光,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首联“扶筇闲步洛桥东,水色山光迥不同”,开篇即以“扶筇”(手持竹杖)的动作,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散步姿态。洛桥东的景致,水色与山光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美丽,暗示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欣赏和喜爱。
颔联“黄鸟引雏青嶂外,绿杨倒影碧波中”,进一步描绘了生动的自然场景。黄鸟带着幼鸟在远处的青山之外飞翔,绿杨的倒影映照在清澈的水中,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画面。
颈联“分秧日近愁无雨,刈麦时来喜有风”,则将视角转向农事活动。临近分秧的日子,诗人担忧没有雨水滋润;而当收割小麦的时候,却因有风相助而感到喜悦。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农事活动联系起来,体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尾联“造物可随人意变,较量笑杀两邻翁”,以哲理性的思考收束全诗。诗人认为,大自然的变化虽不可完全随人的意愿而改变,但人们可以通过智慧和努力,利用自然规律,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观点既是对前文自然与农事描写的一种总结,也蕴含着对生活态度的哲学思考,展现出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同时也融入了对农事的关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