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山泽农,丰岁占三白
出处:《题郭仲举雪景山水》
明 · 杨士奇
乾坤播清气,冈原同一色。
启户得奇观,放舟浩有适。
从知山泽农,丰岁占三白。
何况牧守者,对此忘忻怿。
启户得奇观,放舟浩有适。
从知山泽农,丰岁占三白。
何况牧守者,对此忘忻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郭仲举笔下壮丽的雪景山水,诗人杨士奇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天地间清冷而和谐的景象。首句“乾坤播清气,冈原同一色”开篇即营造出一片纯净无瑕的自然景观,天地间弥漫着清新之气,山冈与平原在雪的覆盖下呈现出一致的色调,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统一的美。
接着,“启户得奇观,放舟浩有适”两句,诗人仿佛亲自步入这幅画卷之中,推开窗户,眼前展现的是一幅奇异的雪景图,他乘舟于湖面,感受着广阔无垠的雪域带来的畅快与舒适。这种置身其中的体验,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视觉上的震撼,也传递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自由。
“从知山泽农,丰岁占三白”则进一步揭示了雪景对于农事的意义。在古代,雪被视为吉祥之兆,预示着来年的丰收。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怀,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最后,“何况牧守者,对此忘忻怿”将视角转向治理一方的官员。诗人在此处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指出在面对如此壮丽的雪景时,作为地方长官的他们也应该放下世俗的忧虑,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喜悦,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层面满足的思想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和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农事的关怀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