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老母隔江城,儿心中夜劳全文

老母隔江城,儿心中夜劳

出处:《永新道中即事
清 · 黎士弘
一山一山过,细雨鸣嘐嘐。
西风号四野,壮士安能豪。
嵯峨望城郭,中多蓬与蒿。
鸡犬不闻声,灯焰空寂寥。
老母隔江城,儿心中夜劳
仲弟陷文法,意外生波涛。
日遣两儿去,急难京华路。
会与少弟见,有泪如河注。
念之摧心肝,焉得生羽翼。
不如颠倒卧,庶几忘百虑。
未明起披衣,残月犹在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永新道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忧虑。首句“一山一山过,细雨鸣嘐嘐”以连续的山岭和细雨声渲染出环境的寂静与凄凉。接着,“西风号四野,壮士安能豪”表达了诗人面对风雨时的无奈与英雄气概的消沉。

诗人远望城郭,只见蓬蒿丛生,一片荒凉,“鸡犬不闻声,灯焰空寂寥”,更显孤独与落寞。他思念远方的老母和身处困境的弟弟,内心充满忧虑,“老母隔江城,儿心中夜劳。仲弟陷文法,意外生波涛”。

为了解救困境中的亲人,诗人决定派遣儿子前往京城,“日遣两儿去,急难京华路”,期待与小弟重逢,但想到此情此景,不禁悲从中来,“会与少弟见,有泪如河注”。他深深感叹,“念之摧心肝,焉得生羽翼”,表达了对无法立即飞往的无奈。

最后,诗人表达出一种消极的情绪,“不如颠倒卧,庶几忘百虑”,希望借此暂时忘却烦恼。天还未亮,他已起身披衣,残月挂在树梢,画面凄清,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无尽愁绪。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家庭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