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
出处:《酬陆少府》
唐 · 高适
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
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
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入。
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
固应不远别,所与路未及。
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
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
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入。
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
固应不远别,所与路未及。
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淇水:古代河流名,发源于今河南省淇县。卫人邑:卫国的城市,卫国是周代诸侯国之一。
山阿:山的拐角或山坡。
原隰:平原和低洼地。
转蓬:随风飘动的蓬草。
水渚:水边的小洲。
霜天:下霜的季节,指秋季。
相思:深深的思念之情。
翻译
早晨来到淇水边,回头眺望卫国城邑。离别的心情在山峦间,前行的道路离开平原和低地。
前村路口风声萧瑟,只见随风飘荡的蓬草进入视线。
水边的人迟迟未离去,寒霜中大雁飞得匆忙。
虽然离别不会太远,但相伴的路途还未走到一起。
想乘船过河,却只能空自站立,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临别时的场景和情感,抒发了离愁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诗中运用淇水、卫城等地理名词,营造出一幅动人的送别图景。
"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两句,通过早晨临近淇水河岸,再次回望卫人所居之地,表达了诗人不忍离去的情怀。"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则写出了朋友分别时内心的依恋,以及背向山原继续旅程的心情。
接下来的"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入"两句,以萧萧风声和远处村庄的景象,传达了诗人望眼欲穿却只能看到朋友渐行渐远的场景。"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则描绘了秋末初冬,水边空寂,人们离去不疾,而高空中大雁急速南飞的情景,增添了一份季节感和别愁。
最后两句"固应不远别,所与路未及。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希望能够早日再见,共同乘舟过河的愿望,但现实中却只能独自伫立于岸边,沉浸在相思之情中。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活动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古典诗词特有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