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琴弦欲缓何妨促,画蠹微生故可熏全文

琴弦欲缓何妨促,画蠹微生故可熏

出处:《酬微之梅暑新句
宋 · 王安石
江梅落尽雨昏昏,去马来牛漫不分。
当此沈阴无白日,岂知炎旱有彤云。
琴弦欲缓何妨促,画蠹微生故可熏
回首凉秋知未远,会须重曝阮郎裈。

拼音版原文

jiāngméiluòjìnhūnhūnláiniúmànfēn

dāngshěnyīnbáizhīyánhànyǒutóngyún

qínxiánhuǎnfánghuàwēishēngxūn

huíshǒuliángqiūzhīwèiyuǎnhuìzhòngruǎnlángkūn

注释

江梅:江边的梅花。
落尽:全部凋谢。
雨昏昏:阴雨连绵。
去马来牛:来往的马和牛。
漫不分:难以辨认。
沈阴:阴沉的天气。
白日:白天。
炎旱:炎热干旱。
彤云:红色的云彩。
琴弦:琴的弦线。
欲缓:想放慢。
何妨促:不妨快一些。
画蠹:画中的蛀虫。
微生:微小的生命。
故可熏:偶尔熏一下。
回首:回头看。
凉秋:凉爽的秋天。
知未远:并未远离。
会须:应当。
阮郎裈:阮籍式的宽松裤,这里借指清爽的天气。

翻译

江边梅花已经凋零,雨水昏暗,马和牛难以分辨。
在这阴沉的天气中没有白天,谁能想到炎热干旱时会有红云出现。
即使想要让琴声慢下来,也可以适当加快,画中的蛀虫微小,偶尔熏一下也无妨。
回头看看,凉爽的秋天并未远去,也许不久后会再次经历阮郎般的清爽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全诗通过描绘夏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独特的情感,以及对即将来临凉爽秋天的期待。

"江梅落尽雨昏昏"一句,以梅花与雨的结合,营造出一个湿润而又有些许阴郁的夏日景象。梅花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承载着诗人对春去夏至这一季节交替的感慨。

"去马来牛漫不分"这句,则用了农事场景,通过换马为牛的动作,传达出夏日田间劳作的忙碌与茫茫无边。诗人并未直接描写农事,而是以一笔带过的手法,使读者能感受到那份悠长而又不经意的情怀。

"当此沈阴无白日,岂知炎旱有彤云"中的“沉阴”和“炎旱”,则分别形象地描绘了夏季的阴雨天气与酷热干燥。这两种极端的气候状态,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表达了一种对变化无常的自然力量的感慨。

"琴弦欲缓何妨促,画蠹微生故可熏"这两句,通过对琴声与书画艺术的细腻描绘,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琴声不急不缓,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而画纸上的微小虫迹,却是时间流逝的一种象征。这两者结合起来,无疑是诗人对于生命节奏和艺术创作的一种深刻体会。

"回首凉秋知未远,会须重曳阮郎裈"最后这两句,则将视线转向即将到来的秋天。诗人通过“回首”这个动作,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一种期待。这里的“凉秋”,既是自然季节的变迁,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中对平静与清爽的一种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在写景抒情上的功力,还透露出其作为改革家的深邃思想和个人情感。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王安石成功地将夏日的氛围与个人的内心世界融为一体,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