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溪踏瑶琼,入山采苍翠
出处:《登都北神山醉中题壁》
元 · 马祖常
过溪踏瑶琼,入山采苍翠。
仙宫名神山,下负六鳌背。
我来访丹药,羽人已千岁。
清啸响山谷,幽姿媚松桧。
白水从北来,南与众川会。
开窗目沃野,千峰俨相对。
自是山林乐,何但官爵贵。
买田酿清泉,里社日相慰。
诗成怅如失,天风逼衣袂。
东望邹衍庙,杯酒可远酹。
谈天剧当时,古屋尚粉绘。
骑驴独归去,人世空一喟。
仙宫名神山,下负六鳌背。
我来访丹药,羽人已千岁。
清啸响山谷,幽姿媚松桧。
白水从北来,南与众川会。
开窗目沃野,千峰俨相对。
自是山林乐,何但官爵贵。
买田酿清泉,里社日相慰。
诗成怅如失,天风逼衣袂。
东望邹衍庙,杯酒可远酹。
谈天剧当时,古屋尚粉绘。
骑驴独归去,人世空一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马祖常在登临北神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过溪踏瑶琼,入山采苍翠”描绘了诗人穿越溪流,踏入山林,采摘苍翠之景的情境,以“瑶琼”形容溪流的清澈,以“苍翠”形容山林的生机勃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
接着,“仙宫名神山,下负六鳌背”一句,将北神山比作仙宫,暗示其神秘与神圣,同时以“六鳌背”比喻山之高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势的雄伟。
“我来访丹药,羽人已千岁”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以及对仙人的向往。接下来的“清啸响山谷,幽姿媚松桧”则通过声音与形态的描写,展现了山林的静谧与美丽。
“白水从北来,南与众川会”描绘了水流汇聚的壮观景象,象征着万物的融合与和谐。而“开窗目沃野,千峰俨相对”则展示了诗人开阔的眼界和对广阔天地的赞叹。
“自是山林乐,何但官爵贵”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认为这种生活比官场的荣华更值得追求。接下来的“买田酿清泉,里社日相慰”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田园生活,与世无争,自得其乐。
“诗成怅如失,天风逼衣袂”表达了诗人创作诗歌后的失落感,以及被自然风韵所触动的心情。最后,“东望邹衍庙,杯酒可远酹”、“谈天剧当时,古屋尚粉绘”、“骑驴独归去,人世空一喟”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感慨,最终选择独自归隐,远离尘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