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妇式颁蚕事,职雅心耑清昼长
出处:《题东村所藏宫锦图》
宋 · 王柏
后德相成帝业昌,不耽歌舞誇新妆。
六宫妇式颁蚕事,职雅心耑清昼长。
忽见双娥理丝把,宽急对牵身势强。
辐轮飞转一缕细,文茵独坐迎微凉。
高捲翠帘三四侣,织就五采成龙章。
献功不须出宫壸,手授缝人裁帝衮。
端拱明堂万国朝,文物声明光四境。
何人遇此一段奇,追记丹青描不尽。
器用铺张规制精,默寓经纶合绳准。
世间画手无此图,疑是当年阎立本。
六宫妇式颁蚕事,职雅心耑清昼长。
忽见双娥理丝把,宽急对牵身势强。
辐轮飞转一缕细,文茵独坐迎微凉。
高捲翠帘三四侣,织就五采成龙章。
献功不须出宫壸,手授缝人裁帝衮。
端拱明堂万国朝,文物声明光四境。
何人遇此一段奇,追记丹青描不尽。
器用铺张规制精,默寓经纶合绳准。
世间画手无此图,疑是当年阎立本。
注释
德:美德。耽:沉溺。
蚕事:养蚕和纺织。
职雅:职责优雅。
清昼:明亮的白天。
双娥:两位宫女。
丝把:梳理丝线。
文茵:有花纹的垫子。
宫壸:皇宫内室。
阎立本:唐代著名画家。
翻译
美德相互成就帝业繁荣,不沉溺于歌舞夸耀新妆。皇后们遵循蚕事的仪式,职责优雅,内心专注,白天显得格外漫长。
忽然看见两位宫女在梳理丝线,动作熟练,力度适中,牵动着身体的力量。
如同车轮飞速旋转,细丝编织成精致的图案,独自坐着享受微凉的时光。
几位同伴高卷翠帘,共同织出五彩斑斓的龙纹图样。
她们的功劳无需走出皇宫,亲手交给裁缝,为帝王制作华服。
皇帝在明堂上端坐,各国朝拜,文化盛况照亮四方。
谁能描绘这罕见的景象?这幅画面生动,无法穷尽笔墨。
器具的布置精细规整,暗含治国方略,严谨如法。
世间画家没有这样的画作,仿佛是阎立本当年的杰作再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美的宫廷织锦图画,展现了古代宫廷妇女从事丝织工作的情景。诗中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手工艺品的欣赏,也反映出对古代女性生活和劳作场景的细致观察。
"后德相成帝业昌,不耽歌舞誇新妆" 开篇即强调了宫廷中的德行与繁荣,与其它只追求声色之娱的场合不同。紧接着 "六宫妇式颁蚕事,职雅心耑清昼长" 描述了宫中妇女们从事养蚕和织物等劳作,她们的心思纯净,一日之内都在忙碌于这些工作。
诗人随后描绘了自己偶然间看到两位女子正在操作丝线的景象,通过 "忽见双娥理丝把,宽急对牵身势强" 表现出她们专注而又熟练地操纵着织物的场面。"辐轮飞转一缕细,文茵独坐迎微凉" 则是对这精细劳作和宁静环境的一种赞美。
接着 "高捲翠帘三四侣,织就五采成龙章" 描绘了宫中的织物已经完成,呈现出各种颜色交织而成的壮丽图景。这些织品不仅是日常所需,更有献给皇帝的重要使命,如 "献功不须出宫壸,手授缝人裁帝衮" 所述。
诗中还提到这幅织锦描绘了万国朝拜的情形,以及对文物和光辉四周环境的描述,通过 "端拱明堂万国朝,文物声明光四境" 强调了这一场景的庄重与壮观。
最后 "何人遇此一段奇,追记丹青描不尽。器用铺张规制精,默寓经纶合绳准" 表达了诗人对这幅图画深刻的印象和赞赏,以及对其制作工艺的认可。这幅图画似乎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诗尾 "世间画手无此图,疑是当年阎立本" 则是诗人推测这可能是一位古代名家的作品,如同历史上著名的阎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