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与洛阳人,相逢梦中路
出处:《夕次檐石湖梦洛阳亲故》
唐 · 刘长卿
天涯望不尽,日暮愁独去。
万里云海空,孤帆向何处。
寄身烟波里,颇得湖山趣。
江气和楚云,秋声乱枫树。
如何异乡县,日复怀亲故。
遥与洛阳人,相逢梦中路。
不堪明月里,更值清秋暮。
倚棹对沧波,归心共谁语。
万里云海空,孤帆向何处。
寄身烟波里,颇得湖山趣。
江气和楚云,秋声乱枫树。
如何异乡县,日复怀亲故。
遥与洛阳人,相逢梦中路。
不堪明月里,更值清秋暮。
倚棹对沧波,归心共谁语。
注释
天涯:遥远的地方。日暮:傍晚。
孤帆:孤独的小船。
何处:哪里。
烟波:江湖水面。
湖山趣:山水之乐。
江气:江面的雾气。
楚云:楚地的云。
异乡县:陌生的地方。
怀亲故:思念亲人朋友。
洛阳人:远方的朋友。
梦中路:梦境中的相遇。
不堪:难以忍受。
更值:又逢。
倚棹:倚靠船桨。
归心:思乡之心。
谁语:与谁诉说。
翻译
遥望远方无边尽,日落时分愁独自。浩渺万里云海空,孤独小船不知向何方。
寄身于江湖间,深感山水间的乐趣。
江面上的雾气混着楚地的云,秋风吹过,枫叶声声扰人心。
身处异乡县,每日思念亲人朋友。
在梦中与洛阳人相遇,遥不可及。
月光下难以承受,又逢清秋傍晚。
倚靠船桨面对苍茫大海,心中的归意与谁诉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异乡的愁绪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开篇"天涯望不尽,日暮愁独去",通过对远方美景的眺望与日暮时分的孤独感,传达了诗人心中的无限哀愁。接着"万里云海空,孤帆向何处",形象地描绘了一艘孤单的小船在辽阔天地间航行,反映出诗人的迷茫与渺小。
"寄身烟波里,颇得湖山趣"一句,则透露了诗人虽身处异乡,但依然能从自然美景中找到些许慰藉。"江气和楚云,秋声乱枫树"更是通过对周遭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出诗人对故土的深情。
接下来的"如何异乡县,日复怀亲故",表达了诗人在外地生活中,不断思念家乡亲人的心情。"遥与洛阳人,相逢梦中路"则是在异乡无法见到亲朋好友的孤独感,只能在梦中寻求与他们相遇的安慰。
最后两句"不堪明月里,更值清秋暮。倚棹对沧波,归心共谁语",通过对明月和清秋景色的描写,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对家的思念。而"倚棹对沧波"一句,则是诗人在静坐时,对着滔滔江水发出的无声哀叹,表达了一种深沉而又无法言说的归乡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