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咏品题真入妙,独惭属和未能工
出处:《再用韵呈相公》
宋 · 张矩
等囿乾坤造化中,此花珍重殿春红。
矜持不受荼蘼月,披拂正须杨柳风。
三咏品题真入妙,独惭属和未能工。
厅前旧本今应在,何必移根江以东。
矜持不受荼蘼月,披拂正须杨柳风。
三咏品题真入妙,独惭属和未能工。
厅前旧本今应在,何必移根江以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囿:这里指界限或范围。珍重:珍贵而看重。
矜持:保持庄重,不轻易受外界影响。
属和:跟着唱和,此处指诗词应和。
翻译
这株花卉生长在天地自然的怀抱中,尤其珍贵,它的春天花朵红艳。它保持着高洁,不被晚春的酴醾花月所影响,适宜在春风中轻轻摇曳。
三次吟咏赞美它,确实达到了精妙的境界,只是我独自惭愧,跟从应和的技艺还不够精湛。
厅堂前原本种植的那棵,现在应该还在,何必非要移植到长江以东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矩的作品,名为《再用韵呈相公》。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舍得分离的情绪。
“等囿乾坤造化中,此花珍重殿春红。” 这两句通过比喻,将友人比作珍贵的花朵,在春日里盛开而又难以忘怀。"等囿" 指的是等待和保护,"乾坤"象征着宇宙万物,"造化"则是指天地间生长的各种事物。这里强调了友人在诗人心中的珍贵位置。
“矜持不受荼蘼月,披拂正须杨柳风。”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出春日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矜持" 表示一种高洁的品格,不受世俗之污染;"荼蘼"是指杂乱无章的花草,"月"则可能暗喻友人之美好;"披拂"意味着整理和修饰,"杨柳风" 则是春日常见的景象。在这里,诗人通过自然景物传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以及不愿分离的情感。
“三咏品题真入妙,独惭属和未能工。” 这两句则表明诗人在赞美友人时,自己的文字技巧仍然不足以完全表达心中之美好。"三咏" 可能指的是反复吟诵或赞美的行为;"品题" 是品鉴和评价的意思;"真入妙" 则是达到极致的赞誉;而"独惭属和未能工" 表示诗人对于自己无法完全与友人的高尚品格相匹配感到遗憾。
“厅前旧本今应在,何必移根江以东。” 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期望或建议。"厅前旧本" 可能指的是过去的承诺或者约定;"今应在" 表示现在仍然有效;而"何必移根江以东" 则是在劝说,为什么要离开这片土地(可能指的是友人即将远行)。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宋代词人的文学才华,也透露出了一种深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