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公白日上青霄,九万扶摇不劳力
出处:《奉酬陈之元教授见赠次韵》
宋 · 李纲
谪官因得穷林泉,陶写聊复资诗篇。
青岑叠叠山满眼,碧波湛湛溪涵天。
南连海峤饶雾雨,北望吴越凄风烟。
感怀触目还得句,但可娱戏那敢传。
譬犹候虫与时鸟,自鸣自已真偶然。
岂知飘落广文耳,饰以妙语烦雕镌。
与公平生未相识,一见倾心谁与易。
沙阳百里阻游从,注目寒空暮云碧。
朅来邂逅慰所思,况得新诗飞霹雳。
我今归去隐梁溪,远迹江湖养愚直。
看公白日上青霄,九万扶摇不劳力。
青岑叠叠山满眼,碧波湛湛溪涵天。
南连海峤饶雾雨,北望吴越凄风烟。
感怀触目还得句,但可娱戏那敢传。
譬犹候虫与时鸟,自鸣自已真偶然。
岂知飘落广文耳,饰以妙语烦雕镌。
与公平生未相识,一见倾心谁与易。
沙阳百里阻游从,注目寒空暮云碧。
朅来邂逅慰所思,况得新诗飞霹雳。
我今归去隐梁溪,远迹江湖养愚直。
看公白日上青霄,九万扶摇不劳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对陈之元教授赠诗的回应。诗中描绘了谪官流连于自然山水之间,借景抒情,以诗自娱。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以及四季变换带来的不同景象。他将自己比作随季节变化而鸣叫的候虫,强调了诗歌创作的偶然性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诗中提到的“谪官”,可能是指诗人被贬官后,得以深入自然,寻找心灵的慰藉。他欣赏着满眼的青山和清澈的溪水,感受到南来北往的自然景象,以及它们带给他的触动和灵感。诗人认为,这些感受虽可带来乐趣,却不宜轻易传播,因为它们更多是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而非刻意为之的艺术作品。
接着,诗人以“候虫”自比,强调了诗歌创作的自然性和偶然性,就像候虫随季节而鸣叫,诗歌也应是作者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他自谦地表示,自己的诗歌或许并不出众,只是在恰当的时机,以巧妙的语言记录了这份偶然的情感。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陈之元教授的感激之情,称其赠诗如同雷鸣般震撼人心。尽管诗人即将离开,前往梁溪隐居,但他相信陈之元教授的才华和人格魅力,如同白日升空,将展翅高飞,无需过多努力就能达到高远的目标。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成就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