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处堂帘须惜福,花沾雨露要知恩
出处:《消夏》
清 · 多隆阿
午梦初醒静蝶魂,好书读毕又重温。
不留俗客长悬榻,欲挹清风未掩门。
燕处堂帘须惜福,花沾雨露要知恩。
近来才得安心法,小事糊涂莫细论。
不留俗客长悬榻,欲挹清风未掩门。
燕处堂帘须惜福,花沾雨露要知恩。
近来才得安心法,小事糊涂莫细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诗人消暑的情景与心境。首句“消夏依兰沼”,以“兰沼”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暗示了诗人选择在此处避暑的原因。接着,“游思寄墨林”一句,巧妙地将思绪与墨香联系起来,仿佛在文字的世界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轩墀足清趣,松竹有嘉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松竹的绿荫不仅提供了物理上的遮蔽,也象征着精神上的清凉与宁静。诗人通过“清趣”和“嘉阴”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
“乐志论閒玩,来禽帖背临”则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与艺术追求。他乐于在闲暇时品味生活,无论是阅读还是临摹书画,都能从中找到乐趣。来禽,可能是指一种水果或植物,此处借指某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而“帖背临”则可能是指书法练习,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与投入。
最后,“三耘力田者,辛苦正关心”两句,诗人由自身的悠闲生活转而关注那些辛勤耕作的农人。这里既有对劳动者的同情,也有对自身生活状态的反思,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自然美景和个人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