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莫怪岩僧木石居,吾侪真切几人如?经营日夜身心外,剽窃糠秕齿颊馀全文

莫怪岩僧木石居,吾侪真切几人如?经营日夜身心外,剽窃糠秕齿颊馀

明 · 王守仁
莫怪岩僧木石居,吾侪真切几人如?经营日夜身心外,剽窃糠秕齿颊馀
俗学未堪欺老衲,昔贤取善及陶渔。
年来奔走成何事?此日斯人亦起予。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名为《有僧坐岩中已三年》。诗中通过描述一位隐居山岩中的僧人,表达了对真正追求内心真实与道德修养之人的赞美和激励。

首句“莫怪岩僧木石居”,诗人先以一种理解与包容的态度,对僧人选择在自然环境中修行的生活方式表示了认同,暗示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尊敬。接着,“吾侪真切几人如?”一句则提出了一个反问,强调了在追求真实与纯粹的人格修养方面,能够做到像这位僧人一样坚定与纯粹的人并不多见。

“经营日夜身心外,剽窃糠秕齿颊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内心的专注与对物质欲望的摒弃。他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也不贪图口腹之欲,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心灵的修炼之中,这与那些只关注表面事务、追求物质享受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俗学未堪欺老衲,昔贤取善及陶渔”两句,则是对那些自以为是、轻视传统智慧与道德准则的人的讽刺。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与道德并非来自浅薄的学识或一时的流行,而是源自古代圣贤的教诲与实践,如同陶渊明、姜太公等历史人物所体现的那样。

最后,“年来奔走成何事?此日斯人亦起予”两句,诗人反思了自己以及周围人们在忙碌与追逐中可能迷失的方向。他提出疑问:我们这些年来的奔波忙碌,究竟得到了什么?是否有人能像那位岩中僧人一样,找到内心的平静与真正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绘与反思,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纯净与道德的高尚,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应忘记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