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为风月平分客,莫起山林独往心
出处:《送魏德源倅永康》
宋 · 李流谦
晚岁从谁觅赏音,浪将孤兴托瑶琴。
聊为风月平分客,莫起山林独往心。
碧草但能供别恨,黄花却解劝清斟。
我犹未制思亲泪,更听离歌定不禁。
聊为风月平分客,莫起山林独往心。
碧草但能供别恨,黄花却解劝清斟。
我犹未制思亲泪,更听离歌定不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晚岁:晚年。赏音:知音共鸣。
浪将:随意地、姑且。
瑶琴:古代的名贵琴。
风月:自然景色,也指男女之情。
别恨:离别之苦。
清斟:清酒。
思亲泪:思念亲人的泪水。
离歌:离别之歌。
翻译
晚年时向谁寻求知音共鸣?只能把孤独的情怀寄托在瑶琴之上。姑且与风月共享此地,不要萌生独自隐居山林的心思。
碧绿的草只能增添离别的愁绪,黄色的菊花却似乎在劝人畅饮。
我尚未流下因思念亲人而落下的泪水,听到离别之歌必定会忍不住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所作,名为《送魏德源赴永康》。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深厚的情感,以及对自然景物寄托情怀的意境。
"晚岁从谁觅赏音,浪将孤兴托瑶琴。"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晚年寻求能够理解自己心声的人,却只能将自己的寂寞之情倾吐给琵琵(瑶琴),通过音乐来抒发胸中的块垒。
"聊为风月平分客,莫起山林独往心。"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在离别中也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不要让内心的寂寞和孤独驱使他走进山林之中。
"碧草但能供别恨,黄花却解劝清斟。" 这两句通过对碧草和黄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惆怅和哀愁,以及通过饮酒来暂时忘记这份哀愁。
"我犹未制思亲泪,更听离歌定不禁。" 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之痛,他无法控制自己对于朋友的思念之泪,尤其是听到离别之歌时,这份情感就更加难以抑制。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音乐的情感寄托,以及饮酒来忘怀愁绪,表达了深沉的友情和对朋友离别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