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亳都,周镐京
出处:《泗上亭》
清 · 张諴
泗上亭,王业起。
秦皇侈言万世君,那知亭长是天子。
亭长纵观秦皇帝,喟然丈夫当如此。
车驾东游厌王气,亭长自疑私自喜。
亭长作天子,县吏为相国,开国君相萃一邑。
沛中邑,泗上亭。
殷亳都,周镐京。
秦皇侈言万世君,那知亭长是天子。
亭长纵观秦皇帝,喟然丈夫当如此。
车驾东游厌王气,亭长自疑私自喜。
亭长作天子,县吏为相国,开国君相萃一邑。
沛中邑,泗上亭。
殷亳都,周镐京。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諴的《泗上亭》描绘了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历史转折点。诗中以泗上亭为背景,讲述了刘邦(亭长)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崛起,最终成为开创大汉王朝的天子。秦始皇曾自诩万世之君,却未料到亭长竟成为后来的皇帝。诗人通过“亭长纵观秦皇帝”、“喟然丈夫当如此”的描述,展现了刘邦的雄心壮志和不凡气概。
秦始皇东巡时,他的王气已显疲态,而亭长刘邦却暗自欣喜,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可能不同寻常。接着,诗中夸张地写道,刘邦登基后,昔日的亭长成了天子,县吏则成为相国,权力集中在沛中这一小邑,暗示了从泗上亭到国家政权的转变。最后,诗人提及殷商的亳都和周朝的镐京,以历史的兴衰对比,强调了泗上亭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历史的偶然与必然,以及人物的豪情与智谋,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