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
出处:《送王实之赴长沙幕》
宋 · 刘克庄
贾傅遗踪在,君于此泛莲。
不应卑湿地,犹著广寒仙。
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
衡山余所管,拟结草鞋缘。
不应卑湿地,犹著广寒仙。
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
衡山余所管,拟结草鞋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贾傅:指贾谊,西汉著名文学家。泛莲:泛舟采莲,象征清雅生活。
卑湿:低微平凡的地方。
广寒仙:比喻高尚纯洁的品格。
策好:出色的策论。
诵:传颂。
名高:名声显赫。
士责全:士人期待全面的完美。
衡山:地名,古代文化名区。
结草鞋缘:用典,表示希望建立深厚的友谊。
翻译
贾谊的遗迹尚存,你在此地泛舟采莲。不应只满足于平凡之地,你如同广寒宫的仙子般高贵。
你的策论被人争相传颂,名声显赫让士人也期待你的完美。
衡山是我的管辖范围,我希望能像古人结草为鞋一样与你结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送王实之赴长沙幕》。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贾傅遗踪在,君于此泛莲。”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淡雅的画面,似乎是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友人将要离开,而诗人则在这里泛舟采莲,寄托着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不应卑湿地,犹著广寒仙。” 这里的“不应”表达了一种不应有的境遇,即便是卑微湿润的环境也无法限制诗人内心的高洁与向往。而“犹著广寒仙”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超凡脱俗品格的赞美。
“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 这两句强调了友人的品德和才华,在社会上备受推崇,同时也承担起更高的道德要求。
“衡山余所管,拟结草鞋缘。” 最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朋友未来职守的关心,以及自己可能会有一种简单生活的向往或准备,这里的“草鞋”象征着一种返璞归真、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品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去的不舍,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