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
出处:《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
唐 · 李白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良图俄弃损,衰疾乃绵剧。
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
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
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
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
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
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
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
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良图俄弃损,衰疾乃绵剧。
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
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
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
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
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
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
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
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吴会:即吴、会二郡,相当于今江苏省东南部、浙江省西部一带地方。浮云。
用浮游之云以喻自己到处漫游。
岁光:岁月光阴。
奔迫:急迫,形容光阴的匆匆而逝。
良图:良好的打算,即远大的政治抱负。
俄:俄而,很快。
绵剧:形容疾病缠绵、严重。
古琴藏虚匣(xiá),长剑挂空壁。
庄舄:春秋时越国人,在楚国做大官,后来生了病,楚王问:舄,本来是越国的一个穷人,到了楚国才显贵起来,他思念家乡吗?手下人回答道:派人去了解过了,他在床上口中还作越声。
国门:国都之门。
相如台:汉代蜀人司马相如琴台,在成都。
子云宅:汉代蜀人扬雄故宅,在成都。
二者都是蜀人,诗人“朝忆”“夜梦"这些地方,都是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寂历:凋落疏离。
“故人”二句:一本作“故人不在此,而我谁与适”。
适,适意,愉悦。
飞鸿:即鸿雁。
古人有鸿雁传书的传说,所以此处以飞鸿比喻所寄赠的这首诗。
离析:不得会聚。
翻译
我是吴会之地的一片浮云,飘然无可依据如同远行之客。功业无处可以成就,岁月时光奔促急迫。
雄心壮志即刻放弃消失,衰老疾病日甚一日加剧。
古琴放入空匣无人弹奏,长剑挂在空壁无所可用。
楚囚钟仪奏乐歌吟皆用楚音心在怀楚,越人庄舄贵富不忘家乡病中仍是越声。
国都之门尚在遥远的天外,还乡之路远隔崇山峻岭。
清晨我回忆起司马相如的琴台,夜晚我梦中见扬子云的故宅。
旅途之情此时刚刚了结,秋气肃杀厦是凋落万物之时。
风吹入林松下清冷寒冷,露水下降草间白茫茫一片。
故人如今已不可见,幽幽长梦与谁人相合?
托西飞长鸿捎去一封书信,赠给你安慰那离别分隔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充分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怀念之情。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经历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诗一开头,“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以浮动的云彩比喻自己像一个远行的旅者,无根无据,这已经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漂泊感。紧接着,“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事业未成的忧虑。
“良图俄弃损,衰疾乃绵剧”,则是对个人健康和抱负未能实现的哀叹。古琴长剑等物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艺术追求与英勇气概,但这些都已被收藏起来,没有机会展现。
“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则是通过对古代贤人的怀念,表达自己对于理想和高尚品格的向往。而“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则描绘了诗人与故土之间的距离感。
“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是对朋友和美好记忆的怀念。旅行中的情感初现,而秋天的寂静也让人感到萧索。
“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而“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则表达了对无法相见之人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
最后,“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是诗人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对远方朋友的关心和安慰,这种方式也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情谊与交流方式。
总体而言,此诗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邃的作品,通过多层次的描写和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