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草须曾儗玉堂,乐歌亦复用霓裳
出处:《用韵夏原威述怀七言六首》
明 · 郑真
制草须曾儗玉堂,乐歌亦复用霓裳。
马良谩说眉纯白,韩子多怜鬓已苍。
霄汉沾濡欣雨露,关河涉历怕风霜。
相逢青眼谁知己,欲吐平生锦绣肠。
马良谩说眉纯白,韩子多怜鬓已苍。
霄汉沾濡欣雨露,关河涉历怕风霜。
相逢青眼谁知己,欲吐平生锦绣肠。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真所作的《用韵夏原威述怀七言六首(其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社会环境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
首联“制草须曾儗玉堂,乐歌亦复用霓裳”,以“儗玉堂”和“用霓裳”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和艺术表现的追求与向往,暗示了其作品如同在华美的殿堂中精心制作,又如乐曲中融入了绚丽的霓裳,充满了艺术的美感和高雅的气息。
颔联“马良谩说眉纯白,韩子多怜鬓已苍”,通过引用典故,将自己比作马良和韩愈,表达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马良的“眉纯白”象征着年老,韩愈的“鬓已苍”则寓意着时光的无情。这两句诗既是对个人境遇的自嘲,也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感叹。
颈联“霄汉沾濡欣雨露,关河涉历怕风霜”,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和挑战。诗人渴望在广阔的天空中得到滋润,如同在艰难的旅途中渴望雨露的降临,但同时也害怕面对旅途中的风霜考验。这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体会,以及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尾联“相逢青眼谁知己,欲吐平生锦绣肠”,表达了诗人渴望遇到知音的心情。在众多相遇的人中,能够真正理解自己内心世界、分享彼此情感的人却寥寥无几。诗人想要倾诉的不仅仅是平生的经历,更是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沉思考,希望能够找到那个能够倾听并理解自己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情感体验和社会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思,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