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风本是使之职,太息幽人为之起
出处:《赠答杨显民四方采诗》
元 · 范梈
今人论学古人诗,事皆天者非人为。
文章由来贵尔雅,但顾有法何妨奇。
六经固已殊缓急,乐子飞腾自兹入。
国贾宁怀大宝疑,宫工肯效微绡泣。
志至言从意自足,何必王风系流俗?观变时时到黍离,宗周思近西郊哭。
十道使者明如水,闾阎尽在冰壶里。
观风本是使之职,太息幽人为之起。
昨雨绿苔生晚阁,黄菊花前共秋酌。
采采芳英不盈掬,月落树声连万壑。
去去牛马汗如泉,既别勿计归来年。
治平之音断可传,无庸使我心烦悁。
文章由来贵尔雅,但顾有法何妨奇。
六经固已殊缓急,乐子飞腾自兹入。
国贾宁怀大宝疑,宫工肯效微绡泣。
志至言从意自足,何必王风系流俗?观变时时到黍离,宗周思近西郊哭。
十道使者明如水,闾阎尽在冰壶里。
观风本是使之职,太息幽人为之起。
昨雨绿苔生晚阁,黄菊花前共秋酌。
采采芳英不盈掬,月落树声连万壑。
去去牛马汗如泉,既别勿计归来年。
治平之音断可传,无庸使我心烦悁。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范梈赠给友人杨显民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古诗学习与创作的理解和对时事的感慨。诗中强调了诗歌创作应遵循传统文雅之道,同时鼓励创新,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诗人提到《六经》中的经典内容,认为即使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也应该有像乐子(可能指儒家经典)那样的精神内涵深入其中。
诗人批评了国事和宫廷中对于重要事物的忽视,指出即使面对困境,也应保持志向和言辞的纯粹,不受流俗所限。他还借“观变”和“观风”的典故,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公正清明的期待。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个人情感,描述了与友人共度的秋日时光,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然而,诗人坚信美好的音乐和诗歌可以超越时空,传递治世的和谐之声,因此并不为离别而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融合了对古典文学的敬仰、对现实的批判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元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