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藜杖久疏前阁老,桃花不记旧台郎全文

藜杖久疏前阁老,桃花不记旧台郎

少小携书借隙光,宵眠常晏起常忙。
莫嫌茅舍曝朝日,犹胜板桥行晓霜。
藜杖久疏前阁老,桃花不记旧台郎
自惭道学工夫浅,晚却逃儒入老庄。

注释

携书:带着书本。
隙光:微弱的光线。
宵眠:夜晚睡眠。
晏起:起床晚。
莫嫌:不要嫌弃。
茅舍:简陋的房屋。
板桥:木板桥。
行晓霜:走在结霜的路上。
藜杖:藜茎做的拐杖。
前阁老:古代官职,指学官。
桃花:象征美好的回忆。
旧台郎:旧时的官员。
道学工夫:修道的功夫。
晚却:晚年。
逃儒:逃避儒家思想。
老庄:指道家的老子和庄子的思想。

翻译

年少时常常借着微弱的光线读书,夜晚睡眠少而白天忙碌不停。
不要嫌弃简陋的茅屋只能晒到早晨的阳光,这总比走在结满霜冻的板桥上好些。
手拿藜杖已久,不再常去拜访前阁老,桃花也不再记得我这个旧时的官员。
我深感自己修道的功夫浅薄,晚年选择逃避儒家思想,转向老庄之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年轻时期勤奋学习的情景。"少小携书借隙光,宵眠常晏起常忙"表明诗人从小就手不释卷,即便是在微薄的阳光下也要读书,晚睡早起总是急匆匆地开始新的一天,忙碌而勤奋。接着"莫嫌茅舍曝朝日,犹胜板桥行晓霜"则是说即使在简陋的茅屋中享受阳光,也比得上在寒冷的板桥上行走在晨霜之中更为舒适。

诗人通过"藜杖久疏前阁老,桃花不记旧台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藜杖(一种用来拐弯曲线物体,如古代的门钩)长时间不被使用,前阁的老人已经很少见,而桃花也不再记得旧日在台上欢笑的人们。

最后"自惭道学工夫浅,晚却逃儒入老庄"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与抉择。诗人感到自己的修为不够深厚,到了晚年才意识到要放下儒家之学,转而向往老庄(庄子)的超脱和自然。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学习生活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追求、个人成长以及晚年境界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