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多身外忧,有甚饥与寒
出处:《和渊明连雨独饮》
元末明初 · 戴良
陶翁固贫士,异患犹不干。
公田足种秫,亦且居一官。
我无半亩宅,三旬才九餐。
况多身外忧,有甚饥与寒。
委怀穷櫩下,何以开此颜。
清风飒然至,高歌吾掩关。
公田足种秫,亦且居一官。
我无半亩宅,三旬才九餐。
况多身外忧,有甚饥与寒。
委怀穷櫩下,何以开此颜。
清风飒然至,高歌吾掩关。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诗人戴良所作,名为《和渊明连雨独饮》。诗中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坚韧。
首句“陶翁固贫士”,以陶渊明自比,表明自己虽为贫士,却坚守着内心的独立与自由。接着“异患犹不干”一句,说明即便遭遇不同寻常的困难,也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超脱。陶渊明拥有足够种植高粱的公田,并得以担任一官,而诗人则感叹自己没有半亩之地,一个月仅能吃九餐,生活之艰难可见一斑。
“况多身外忧,有甚饥与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生活的困顿,不仅饥饿与寒冷困扰着他,还有诸多身外之忧,使得他的生活更加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委怀穷櫩下”,诗人只能将情感寄托于简陋的住所之中,寻求心灵的一丝慰藉。
然而,“何以开此颜”,面对如此困境,诗人不禁发问,如何才能让自己的面容不再愁苦?在这样的追问之后,诗人找到了答案:“清风飒然至,高歌吾掩关。”他相信,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自然界的清风也能带来一丝凉爽,而通过高声歌唱,可以暂时忘却烦恼,关闭外界的喧嚣,找到内心的一片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困境的直接描述,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乐观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