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师若个峰头住,物表孤高淡忘虑,三花五粒常满树
出处:《九峰贞隐卷为道人游月窗作》
明 · 王恭
君不见闽关西来剑水东,连峰九个青芙蓉。
吾师若个峰头住,物表孤高淡忘虑,三花五粒常满树。
焚香阅遍五千言,云笈七签玄又玄,太素既雕师自然。
庄周列子书满箧,宴坐丹房不交睫,霞步云裾风猎猎。
大道窅窅复冥冥,神谷不死忘我形,泥丸宫中可通灵。
世人习隐只是隐,饮酒何曾悟玄牝,尘劫纷纷师一哂。
吾师若个峰头住,物表孤高淡忘虑,三花五粒常满树。
焚香阅遍五千言,云笈七签玄又玄,太素既雕师自然。
庄周列子书满箧,宴坐丹房不交睫,霞步云裾风猎猎。
大道窅窅复冥冥,神谷不死忘我形,泥丸宫中可通灵。
世人习隐只是隐,饮酒何曾悟玄牝,尘劫纷纷师一哂。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九峰贞隐卷为道人游月窗作》描绘了一幅仙风道骨的隐逸画面。开篇以"闽关西来剑水东,连峰九个青芙蓉"起笔,展现了福建山区的壮丽景色,如同九座青翠的芙蓉峰矗立,引出主人公的居所所在。
"吾师若个峰头住"表达了对师长的敬仰,暗示其超凡脱俗的生活。接下来的诗句"物表孤高淡忘虑,三花五粒常满树"描绘了师者清修的生活状态,三花五粒象征着道教修炼中的内丹,常满树则寓意修行成果丰硕。
"焚香阅遍五千言,云笈七签玄又玄"写出了道人研读经典,沉浸在深奥的道家教义中。"太素既雕师自然"进一步强调了师者的自然天成和对大道的深刻理解。
"庄周列子书满箧,宴坐丹房不交睫"描述了道人在静谧的丹房中潜心研读,夜以继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霞步云裾风猎猎"则通过飘逸的衣带和轻盈的步伐,展现出道人超凡的气度。
最后,诗人感慨"大道窅窅复冥冥,神谷不死忘我形",表达大道深远而难以捉摸,道人已忘却自我形骸,达到神游物外的境地。"世人习隐只是隐,饮酒何曾悟玄牝,尘劫纷纷师一哂"则批评了世人浅尝辄止的隐居,未能领悟道家的深层含义,师者对此表示轻蔑的一笑。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道人的隐逸生活和对道家哲学的深入理解,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世俗观念的批判。